Category Archives: 读经

上帝常与我们同在

这个长周末教会在劳瑞尔大学开夏令营,我曾在这里的管理学院的管理大师班课程结业。走在我亲切而熟悉的校园林荫小径上,夏日里竟有一阵阵微微的凉风袭来,心情很舒畅。

夏令营请来的李牧师讲“神与我们同在”的话题,说到了“神与我们永远同在”的恩典,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思考。

神是无所不在的,神与我们同在的应许是认真的。说到“神与我们永远同在”的恩典,李牧师提到约翰福音第14章第17节:“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 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 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这里讲的是“你们”,但问题是:当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时候,神、神的灵是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和我们在每处同在,都在我们的里面呢?特别是当我自己心里想着或做着远离神的事情的时候,有了罪恶的时候?

想起了马太福音第27章46节,“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著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当耶稣背负着 世人所有的罪恶的时候,上帝是不愿意看他的,我想做为人子的耶稣问出“为什么离弃我”的问题,是知道上帝在那一个时刻是不和罪恶、罪人在一起的。

早上6点起来,查考了整本圣经,发现全书里提到“永远与你们同在”只是唯一一次出现在约翰福音第14章第17节,而更多的是象约翰福音第15章第4节说 的“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而且出现许多次。如“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6:56);“常在我里面的,我 也常在他里面”(约15:5);“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约15:7);“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 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王上9:3);“现在我已选择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代下7:16);即使是在约翰福音第14章第17节的最后,也是“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这里的“常”,就意味着不“常”的时候,上帝不一定会在我们里面。因此,前面的“永远与你们同在”只是指的基督对所有基督徒的整个全体做的一个应许:圣灵会和我们同在,直到永远。

我相信神的存在,相信作为一个基督徒,神的答应“不会撇下你们为孤儿”(约14:18)代表着神对我们的爱的永恒和永远,但我并不同意李牧师认为神会与我们每时每刻、永远同在的看法,特别是当我们自己心里想着或做着远离神的事情的时候,有了罪恶的时候。

李牧师自己后来的演讲,也提到神和人同在是有条件的,我们要守本分,做到信任、默想、谨守和遵行。

查考圣经时看到《创世纪》第6章第3节:“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让我有了感动。

而哥林多后书第5章第6节讲到“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就更清楚了。

作为一个基督徒,不能把神的恩典当成买了保险。当我们属乎血气,自己心里想着或做着远离神的事情的时候,有了罪恶的时候,又要期望神在自己的里面,有神 的祝福是不对。上帝的存在是信实的,但在我们自己要远离神的时候,上帝是不在我们里面的,而是在旁边监察着我们。不是上帝不在我们里面,与我们同在,而是 我们自己的过错,因为我们自己远离了神。但上帝的爱是永在的,他等我们去亲近。“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约15:10)

我们也要警醒,“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西2:8),让我们往远离神 的道路去走。承认当我们属乎血气的结果是神不会与我们每时每刻、永远同在的看法,和上帝的救恩、基督徒的因信称义没有冲突,相反地,如果我们口中说相信, 而行动上还是做属乎血气的事情,怎么能说我们的信是真信呢?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说的好,当我们认识神,亲近神的时候,神的灵就在我们里面了。我们活在基督里,而基督也活在我们里面了。当基督也活在我们里面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是“分别为圣”的生命了。

而怎么样才能做到常在基督里呢?这就是象李牧师所讲的,我们要守本分,做到信任、默想、谨守和遵行。这样做,就可以“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1:21)

感谢神,在美好的夏日通过李牧师,让我更加仰望和亲近到了神。

上帝对迦南人的审判与恩典

在上帝与亚伯拉罕所定的约之内,上帝立约的应许是,为亚伯拉罕的子孙预备一块地(创12:7; 17:8)。在以色列人之前住在那地的居民,将要有机会认识真神上帝并跟从祂。

亚伯拉罕的后裔,将会为奴,受欺压四百年(创15:13)。之后,上帝将审判他们所服事的国家(14节)。祂讲的是欺压以色列人的埃及。以后在第四代,他们 要回到迦南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创15:16) 因此预备了更多的恩典与慈怜的时间,好让在以色列之前那地的居民能认识真神上帝,归 向祂。

创15:16节集体的称呼“亚摩利人“,显然包括19-20节中所列举的各民族。这些同样的民族,也出现在以色列人占领迦南地时所驱逐的民族中(出13:5; 书3:10)。有关迦南地居民圣经外的数据,加上圣经数据,显明了这些民族的品格。

迦南人行不道德的事,尤其是作为其宗教崇拜的一部分。迦南人的宗教为多神教。其主要的神为El,最活跃的神则为巴力(民25:3)。Athirat是El的 配偶。她邪教的象征为Asherah。巴力的配偶是Anat女神,神Mot在Anat手中丧命,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形容的。带到迦南人各种神面前的祭物,也 有献人为祭,尤其是献孩童给摩洛为祭。宗教娼妓及其可怕淫秽作风,乃是迦南人多子邪教的一部分,又行占卜。

在亚伯拉罕时代,上帝宣布说,亚摩利(迦南)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创15:16)。他们该有一段恩典试验时期、一个更多慈怜的时期。他们要有机会寻得真神上帝并归向祂。上帝让亚伯拉罕与他的后裔,住在他们中间,为的是让他们可以寻得上帝与真正的得救之道。

而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迦南地时,迦南诸国之首为亚玛力人(民数记24:20)。“亚玛力”原来是以扫的孙子,是以扫儿子以利法的妾所生,是亚玛力人的祖先。亚玛力人与另外的迦南人彼此结盟,要抵挡以色列。申命記25:18节说“亚玛力“不敬畏神“,他们在列国中带头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出埃及记17:8-16),成为一切抵挡神和神百姓的势力的代表。因此,神宣告祂「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埃及记17:16),而交给百姓的责任,就是「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出埃及记17:19节)

当以色列人进入希实本王西宏的疆土时,以色列人求从他的地经过,并为粮与水付费,(申命记2:27-29),但西宏拒绝,因为他心中 刚硬,性情顽梗(30节)。这暗示西宏有机会认识并跟随真神上帝,但如法老一样,他的心刚硬,对上帝抱着顽梗的态度。他的罪孽因为这项蔑视上帝的顽梗已经 满盈。上帝就要用祂的大能审判他(32-36节)。这是责备性与惩罚性的审判。之后,巴珊王噩也被打败(申3:1-11)。这样,“我们从约但河东两个亚 摩利王的手将亚嫩谷直到黑门山之地夺过来“(申3:8)。

古时名城耶利哥的陷落,乃是由上帝行神迹造成。这座城防卫周密,但是上帝亲自使 耶利哥的城墙倒塌(书6:1-24)。耶利哥城战争的记载,显示出领袖乃是上帝。作为审判者,祂使用自然的人的工具施行审判。这故事乃是旧约圣经记载所有 征服战的典型。耶和华领导以色列人从事征服战。当以色列人自行领导时,像攻打艾城的记载一样,就完全失败(书7:1-5)。以色列已被上帝呼召,作为审判 的工具,这样,表现出以色列政治权力与战争的完全不同取向。上帝的旨意是,在祂的神权国家里,祂要掌权,施行领导。他们不可擅自行动。不幸的是,他们没有 长久顺从上帝的计划。

那审判万国的乃是上帝。这项观念将征服战争列入其自己的范畴。在上帝吩咐下可以使用人作工具。祂使用以色列教导人有关罪恶,拜偶像,与悖逆之可怕的后果。以色列也学到了跟随异教国家,后果会如何。

上帝也使用大自然为工具,如冰雹(书10:11),黄蜂(书24:12),瘟疫(出32:35), 或饥荒(耶11:22)。在挪亚的日子﹑审判借着水降 临。在毁灭所多玛,蛾摩拉时.,上帝用硫璜火(创19:24)。上帝执行审判的方法,可以直接用超自然的工具(”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撵出迦南人、亚摩 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出33:2)。直接用大自然的工具,(水,火,饥荒,瘟疫,冰雹,黄蜂等),或间接的用人作工具(以色列,之 后用亚述,巴比伦)。

旧约圣经中描述的迦南人被灭,乃是听从上帝明白的命令:“耶和华你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他们灭绝净尽,不可与他们立约,也不可怜恤他们。“(申7:2)

有些人认为,迦南人的毁灭,与圣经所讲上帝的慈爱与怜悯相冲突。我们已经看见,迦南人的毁灭,属乎更大境况的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罪恶,淫乱,并在赐给他 们的恩典试验时期中不肯归向上帝,以及他们以悖逆,蔑视的态度对待以色列的缘故。显然四百年的试验恩典时期,对他们没有产生效果。他们与他们的后裔,仍然是悖逆的、淫乱的,如同迦南人的宗教所显明的。

圣经的图画显明,这些人有过充分机会认识真神上帝。亚伯拉罕住在迦南人中整整一个世纪,他 的儿子艾萨克整个一生,180年;以东人和亚玛力人的祖宗是以扫。但是他们并不归向上帝。他们最先以蔑视上帝及不顾旅居者需要的态度对待以色列人。迦南人已经见过上帝如何对待埃及人,并祂如何行神迹保护及照顾跟随祂的人。但迦南人继续悖逆,蔑视上帝,拜偶像,攻击与虐待上帝的百姓。上帝的公义与慈爱都要求他们必须接受审判,按照上帝的领导与行动,经验他们自己行为的后果。

至于讲到神对迦南人的毁灭,为甚么要求连妇女孩童一个也不放过?是因为上帝知道他们的本性都已完全败坏,再无任何悔改的可能。上帝藉以色列人忿怒毁灭他们连同当灭之物,正可以禁戒以色列人自己和普天下万民。假若这些迦南人有任何一点悔改的可能,主就必拯救到底。就如耶利哥城妓女喇哈一家得蒙拯救一样。信而悔改、归向上帝的喇哈,后来甚至成为以色列王大卫和耶稣基督的先祖,她的名字也被记录在耶稣基督的神圣光荣的家谱上(马太福音1:5)。

默然的爱

“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圣经·旧约·西番亚书》第3章17节)

在飞往美国出差的飞机上,我做了今天要做的每日必研读圣经的功课,读的是《旧约·西番亚书》。

初读或对圣经不熟悉的人,常常觉得在旧约里写的上帝是多么地残酷。《西番亚书》就是这么一个例子:猛一看这一共短短的三章,好像讲的都是惩罚和审判,上帝的爱没有了,直到这快接近末了的第3章17节,西番亚告诉我们,上帝的爱原来是默然的爱。

《西番亚书》是在以色列犹大国王约西亚的年代作先知的西番雅所写的。约西亚跟随上帝,在他执政期间,在圣殿里发现了神的律法书,他读过之后,就发起了一次重大的宗教复兴运动。上帝这时通过先知西番雅向犹大人发出警告,要他们离开自己的罪恶,否则审判就会来临。西番雅的工作加快了约西亚这次宗教复复兴运动的步伐。尽管这次大复兴使全国回转归向神,但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因为犹大人仍拒不听从上帝,没有根除崇拜象征着力量和生育的巴力偶像的现象。于是,在约西亚死后十二年,犹大国被巴比伦人占领,一部分犹大人包括许多王族成员都被掳到了巴比伦去。二十年后,巴比伦人又进入了耶路撒冷,把犹大人从藏身之处拉出来,大多杀掉。

上帝对世人的心是公义与怜爱的混合的心。深度看来,上帝的审判原是极深厚爱的表现,这就是上帝向选民所施“默然的爱”。他甘愿让人误会埋怨,而用以后更美的结局来证明他爱人之本质。从表面上看来,被掳到了巴比伦去的这些失了国的少数犹大人很苦。但其实在惩罚和审判下,上帝又以默然的爱,把他们做余民隐藏在上帝的保守下,免于象留在耶路撒冷里那些心硬的犹大人一样,遭受被巴比伦人杀害的命运。先知西番雅在《西番亚书》里向犹大人发出的警告,预言的上帝“默然的爱”,虽然没有被犹大人所听从,但在这里实现了。

上帝这种默然的爱,让我感动,也常常让我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相濡以沫的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知已朋友之间那些爱,很多情况下,竟也都是同样默然的。

默然爱着,是因为真正的爱,常常是用世上的言语难以表达的,也常常不是被爱的人心里所能完全理解的;默然爱着,是因为真正的爱,常常是所爱的人从心里自然生发出来的,它不用外在的事物来激发,也不用巧言美语来装饰;默然爱着,是因为真正的爱,常常是为了被爱之人的好处,做的行的,即便是说了,也许也还不让被爱的人现在所明白,但这样的爱将来一定是会被明白的。默然的爱是深沉的,是隽永的,是无声胜有声的,更是以行动来表显的。

很喜欢“上帝的脚印”的这个故事: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上帝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幕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上帝的。。。当最後一幕划过后,他再回头看着沙滩上的脚印,他惊异地发现,在人生岁月的很多时候,只有一行脚印;并且都发生在他最消沉、最伤心的时候。而且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最难过的时候。。。这些景象深深地困扰着他,于是他问上帝:“天父,您说过一旦我决心跟随您,您将陪伴我每一个脚步。但是,我发现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只有一行脚印。为什么总是在我最需要您的时候,您却丢下我?”上帝慈悲柔和地回答说:“最最亲爱的孩子,我爱你!永远不会丢下你!当你看到只有一行脚印时,那是你正在经受考验和痛苦,我一直都和你站在一起,并且在那之后,将你扶起来,抱着你在走的”。当我们面临考验之际,往往会一直以为是自己孤军奋战。在我们最觉得孤立无援时候,静下来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其实上帝和很多人都在旁边默然地陪着你、爱着你。

我们的一生中,常常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常常有患难受挫的日子,也没有人能预料自己或别人明日的“遭遇”、“命运”。我以前常常为这种人生路途上“好好坏坏”曲折事情发生的原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成为了基督徒,读起了《圣经》。《以赛亚书》55章8-9节告诉我们“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传道书》第7章14节说:“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上帝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甚么事。”上帝使我们一生遭遇这“亨通”顺利和“患难”挫折的两种不同日子,有着上帝默然的爱的美意,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甚么事,以免世人自以为是,以为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行事,把握一切,把握生命。就象犹大人一样,拒不听从上帝通过先知西番雅发出的警告,拒不离开自己的罪恶,最后受到惩罚和审判,陷入国破人亡的境地。

对默然的爱的领受,就是信心、谦卑和顺服,象婴孩安躺在母亲怀中一样。《诗篇》第39章9节说“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信心、谦卑和顺服,就是学习在自己尽本份之后,不忧虑、不挂虑,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耶稣基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第4章6-7 节)。

勒住舌头

昨天教主日学课程,课后对自己讲课的检讨是没有勒住舌头,虽然和上期同一课我完全用POWERPOINT讲相比有进步,但我还是说话太多了些,让大家能在课堂上分享讨论的时间还不足。

查圣经里谈到“舌头”的地方共有60处。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把勒住舌头当作基督徒的道德标准之一。

勒住舌头,才能有资格与神同行,享受福气。“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就是行为正直、做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夥毁谤邻里。”(诗15:1-3)。“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诗34:12-14)

勒住舌头,才能有真正敬虔的生活。“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1:26)“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彼前3:10-11)

勒住舌头,是因为未受制伏的舌头能够污秽全身、带来死亡。“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我们若把嚼环放在马嘴里,叫它顺服,就能调动它的全身。看哪,船只虽然甚大,又被大风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随著掌舵的意思转动。这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著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著的。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水族,本来都可以制伏,也已经被人制伏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 ”(雅3:2-9)雅各在这里,把舌头可造成的伤害与烈火相比,认为舌头的恶毒是从地狱而来的,代表了罪恶的世界。罪恶之源撒但正是利用人的舌头来离间人心,使人彼此仇视。恶言一旦出口,便会难以遏止,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千万要小心,说话之前要牢记:说出的话好像火一样,是我们无法制伏的,要想想它可能造成的伤害。

勒住舌头,是因为我们的言语可能比任何东西更能显出我们的身分,关乎我们是否可以使主的名得到荣耀。“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诗37:30)“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诗35:28)“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

勒住舌头,也只有依靠神的帮助。“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诗39: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箴16: 40)既然如雅各所言“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我们为什么还要或怎么样才能勒住舌头?我们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扑灭舌头点燃的火,而是依靠圣灵。神改变我们的里里外外,圣灵洁净我们,他必赐给我们自制的能力。圣灵也会不断增加我们这样的力量,帮助我们省察和控制自己的言语。当我们受到冒犯时,圣灵会提醒我们勿忘神的爱,我们就不会用仇恨的态度来回应;当我们受到批评、遭受猛烈的抨击时,圣灵会医治我们的伤害,我们就不会反唇相讥了。

勒住舌头,对开始教主日学课程了的我更应该注意。“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3:1)勒住舌头,讲出让神所喜乐的话不单单是指我们所讲的道理要纯正,也包括我们的心要柔和谦卑,切不可自以为义、狂妄自大。“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著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

求神怜悯,帮助我勒住自己的舌头。

又吃又喝

昨晚,看了CNN关于最近的南亚海啸悲剧的特别报道。眼目里闪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我的心里感到很惭愧。

那些不管是当地的居民也好,游玩的旅客也好,一定没有想到飓浪洪水会突然而来,在短时间内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尽毁,亲人相失。

而我,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还吃着法国产的美味巧克力TRUFFLE,笔记本电脑里放着刚刚在美国迪斯尼世界游玩后回来下载下来的漂亮照片。和海啸悲剧中的人相比,自己是何等地幸运。

内子问我,这海啸洪水,会不会是预兆着世界即将被毁灭的开始,象征着主再来的时刻已近?

我回答说,不应该。基督再回来的时刻应该是突然发生的,没有预兆的。而在旧约圣经里,在挪亚时代的洪水第一次的毁灭世界之后,上帝以彩虹为记,和人类立下第一个约:彩虹之约,不再以洪水毁灭世界。上帝晓谕挪亚和他儿子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 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由洪水毁坏地了。”“我与你们,并与你们这里的各样活物所立的永约,是有记号的。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出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不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活物了。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纪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创世记》第9章第9-17节)。按照《启示录》第16章的说法:世界第二次的毁灭,是用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特别是火等来完成的。而《彼得后书》第3章讲得更清楚:“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

今天在教会,牧师的讲道正好和我的观点一样。牧师引用了《路加福音》17:26-30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我的心里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就是象这“又吃又喝”的人。

写到“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就让我记起小时候外公给我讲的关于家乡在抗日战争时候的一个很幸运但也很可悲的故事。

外公说因为中国太大,日本鬼子没有能到过我的家乡,赣州市郊的于都县。有那么几天前,有消息说日本鬼子要开始打进县里了。全县的老老少少急了,因为没有什么军队在县里,只有保安队的十几把枪,根本就没有办法和日本人打。所以大家这几天就“又吃又喝,又娶又嫁”,把所有好吃的东西,象猪呀,鸡呀全杀了吃了,把可以嫁出去的女儿都赶紧嫁了,不管男方是什么样的条件了。反正吃好了,娶好新人,等死罢了,也不能给日本鬼子糟蹋了。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终于来到了,听说日本鬼子的队伍刚刚迈在我们县里的边境线上,他们就收到了广播,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了,日本鬼子就回去了。

上帝对象我这些“又吃又喝”(虽然还没有“又娶又嫁”)的人很宽容,宽容得让我惭愧。

可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得后书》3:9

看来,我不能再这样了,就像《彼得后书》接着说的一样:“亲爱的弟兄阿,你们既然豫先知道这事,就当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

休假已经完了。在新的一年里,有好多事情要做,除了“又吃又喝”以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读完旧约圣经中晦涩难懂的《雅歌》之后,读的是《诗篇》。

喜欢《诗篇》里的第1章2-4节:“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糠是谷粒的外壳,秕是未熟而空或不饱满的谷粒。谷物收割后,先放在晒场上晒干,进而用辊子碾压,然后用杈子向空中扬起,因为糠秕非常轻,即使微风也可以把它吹走,饱满的谷粒则会掉回地上。风除糠秕的过程为扬场。

记得在中国赣南的故乡老家,糠秕有时连猪都不要吃,所以唯一的用途就是被烧成灰覆盖在田地里做肥料,但这薄薄的一层灰肥,更常常是一阵风吹来,就不见了。

圣经里谈到“糠秕”的其他地方有很多处。《何西阿书》第13章3节说,依照自己的聪明的以色列人就“如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像场上的糠秕被狂风吹去,又像烟气腾于窗外。”,《但以理书》第2章讲尼布甲尼撒的异梦预告了历史上各大帝国的演变:梦中人像上的金头象徵著巴比伦王朝的统治者尼布甲尼撒。银胸及膀臂代表于公元前539年征服了巴比伦的玛代波斯帝国。铜腹、腰部为于公元前334-330年征服了波斯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希腊和马其顿王朝。铁腿象徵公元前63年灭了希腊的罗马帝国;而半铁半泥的脚则意表罗马帝国的衰亡,它被分裂成不同大小的列国。人像各部所用之金属种类意表各王朝的强弱。最后“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

糠秕是无用的,必须除去,谷粒才可食用。能被风吹散的糠秕般生命或国度都是短暂的,没有根基,虽然自由但却没有意义的生命或国度。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L`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一书中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国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糠秕般的生命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象徵那些没有信心的生命,没有方向地随风飘荡。

相反地,充满信心的生命,就象饱满的谷粒,也如树栽在溪水旁,得到滋润,可结出丰盛的果实。圣经所应许的“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并不表示就是我们甚么都有,并不表示就是我们不会有失败或没有困难,也并不表示就是我们永远有健康、财富和快乐的保证。这里所指的顺利,是当神的智慧,如同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水分一样,被吸收和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会结出好果子,让我们获得神的嘉许,让我们的生命每天都丰丰满满。而这样扎根在溪水旁结果子的生命,贴近大地,真切实在,不再有沉重的负担压迫。

二年前在青岛,我见到了和有十四年没有见过面的过去的一位学长兼老乡和哥们,我们两人专门到青岛市最好的一家赣菜馆吃家乡菜。吃饭时候分别说起各自在事业生活上的情况,有很多感慨。学长在青岛事业上颇有名气,但依然和过去一样朴实,和我一样,对那些灯红酒绿、你来我往的中国生意场上生活不感兴趣,认为那样的生活也许可以短暂给自己身体带来放轻和松快,但不能长久和没有意义。真不愧为吾老友也!丰满简单的生活和友情,加上又简简单单的一顿家乡菜,让我们真开心。

我们都无法承受轻,因为轻过后便是什么都没有。

天堂没有嫁娶

上周日在DAVID家聚会。晚餐之间,以DAVID为首起哄,审问D有什么个人计划,知道了D和女朋友U计划11月份结婚。我开玩笑说,听说U的姐姐L和姐夫BEN结婚时,BEN在牧师问L“你愿意吗?”之前唱了一首动听的情歌,把L感动地流泪。所以我希望不要错过听D这次在和U的婚礼里唱歌。昨天知道D果然正在专门出去学唱歌,为婚礼做准备。

又一对良人和佳偶。

说到良人和佳偶,让我想起了最近研读的圣经旧约《雅歌》。不到十页的《雅歌》,我看了可能有十遍,除了看它是情歌以外,看不出别的意思。又花了一周时间,看了一本唐佑之博士写的洋洋洒洒好几百页的《爱的赞歌(雅歌)》寓意化的注释书。可是我不看还好,看了后却对《雅歌》更糊涂了。据说《雅歌》是旧约圣经书卷之中众所周知、最晦涩难懂的。自从它被列入圣经正典之後,一直以来圣经学者和释经家都没有一致地赞同某一种讲法或解释。《雅歌》是约三千年前,所罗门王所写的一首情歌。在教父时代和中世纪解经传统里,释经家们不能按字面意思接受《雅歌》书中好几处描写男女情欲和肉体接触的片段,故他们唯一的方法是寓意解释,认为此歌表达的是神与他的子民、教会之间契合无间的关系。黄朱伦说:”中古世纪教会的禁慾主义和神秘主义,使寓意解经的发展更变本加厉。这是因为教会向来有一种错误的柏拉图或诺斯底式的信念,认为物质的世界(包括肉体,尤其是那些与性有关的),本质上都是邪恶的,是那些追求属灵生命的人应该避开的事。”(黄朱伦:《天道圣经注释 雅歌》。鲍会园主编,香港:天道书楼1997年版,第26页)。

问题是认为《雅歌》表达的是神与他的子民、教会之间契合无间的关系之解释并不是圣经本身的观念,在圣经别处见不到,而寓意化的注释太牵强附会。

我想,上帝在圣经里写给咱平凡老百姓的东西,一定是会容易被看懂的。上帝如果要故意通过所罗门王写一篇文字,让没有太多知识的我,即使看了大博士、大牧师写了专门的注释书以后还都看不懂,那我所信的上帝就一定不是那非得让他的儿子耶稣不降生在富贵人家,而是降生在一个小木匠的马糟的神。所以今天我辈来看《雅歌》,还是解释成一首情歌,更合乎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圣经里说: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7-28)后来上帝又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因此,男女彼此恋爱,结合成夫妻,生儿育女,组成美满幸福的家庭,是上帝起初为人类所定的旨意。为了这旨意,爱世人的上帝,在圣经里专门通过所罗门来写篇《雅歌》,只讲爱情,婚姻,以教导我们怎么去爱,有什么不可以?干吗非得要圣经学者和释经家来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寓意解释?

爱是歌中的歌,歌中的雅歌。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雅歌》8:6-7)

我看《雅歌》所写的爱,一点都不比我们中国的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上邪》里所写的差。“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也有点《诗经·击鼓》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

是的,爱就是爱,真正的爱没有和不问理由与条件。这是一种可在神面前立下永远誓约,可以超越时间,甚至可以和死亡的力量来抗衡的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单单因爱而爱。

在现实生活中,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爱情,说到底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情慾而已,即使有山盟海誓,美丽动人的开始,结果依旧是图然,英国黛安娜王妃的爱情生命悲剧见证着这点。

爱的本质是什么?“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翰壹书》4:7-8);“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约翰壹书》4:19-21);“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壹书》4:10);““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我们看到上帝的通过基督耶稣在十字架的为人类的无限的爱,以信心而接受上帝的这爱后,按照上帝爱我的爱来接纳别人,爱别人和给予别人爱。这样的爱于是就成为完全地施与,不计回报地付出,和甘心乐意地成为我们行动和生活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在圣经新约里,使徒保罗论婚姻之道时,说夫妻二人成为一体是因为归结到基督身上的缘故。他说:“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以弗所书》5:31-32)。这极大的奥秘并未在现今显明(象福音的奥秘已经在现今显明那样),而只有到了最后新天新地的日子才会显明的。事实上在肉体世界里,夫妻两人从未真正成为一体,两人仍是两人。因同属肉身的两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体的。但基督与教会在属灵的生命里合一,则是必然实现的。

耶稣自己明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马太福音》22:30)。我们原来在肉体世界有的夫妻的婚姻关系,在复活的时候已不存在。娶和嫁是在这一个世界里面的事。天使也不娶,也不嫁。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嫁娶是今生的事,不是来生的事。因此人与人的婚姻只是到人的肉身死为止。

我想,耶稣说的人在天堂里不娶也不嫁,只是表示神国的新秩序并非今生的延续,而在神的国度中,肉体和自然的规律都不再适用。但这新的世界里,上帝必然会安排新的爱的形式,让沐浴在上帝爱的光明中的我们,体会到一种更新的爱。“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著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逶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哥林多前书》2:9-12)。

不娶也不嫁的天堂里的爱,是沐浴在上帝爱的光明中的,超出了肉欲生育需要的灵与灵的爱,是更新更美的爱。

过客

从十四岁那年开始,我就常常想人的一生就象坐在客车上。

客车上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里上了这车,有了自己的起点,就象我们都有出生一样。

而我们都在不同的时间里下车,到了终点,就象我们都有死亡一样。

在车上,我们的旁边有各种各样的人和物,有的人陪伴你全程,有的人只是短暂和你相遇;有的人和你面对面而不相识,有的人和你相距甚远但却两眼相目;有的人被你讨厌,有的人被你爱慕。

而我们自己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默默无言,有的人放声高歌,有的人哭着一路,有的人平安快乐。

但不管我们是谁,我们旁边的人是谁,车上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相似,都有自己的一生一死,而且都不于得自己。

是的,在人生的车上,我们都不过是一“过客”而已。

随着年纪的长大,我发现我这“过客”的思想并不孤单。最近,重新拾读起了鲁迅的《野草》集里的短话剧《过客》。昨晚我做有一梦,梦中我就是鲁迅笔下的那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过客”是鲁迅心中的一个理想的灵魂,一个不懈追求者的形象。过客说:“(翁: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因为苦恼疑惑对肉体的拯救,所以过客不去肓目地珍惜肉体。他的脚走破了,孩子给他布包扎,但是他已经学会忍耐肉体的苦痛;因为不肓目地珍惜肉体,所以过客就少了对肉体拯救后的苦闷和彷徨,可以在他脚已走破时继续不停地走,“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进去”。而因为清楚肉体对外面的需求是无止尽的,所以过客要完成对肉体的复仇,于是先前见过的野百合,野蔷薇在脑中化为了坟——这肉体死却后的归宿。

与过客相对应的是老翁的形象,老翁似乎洞察一切,他清楚地知道前面是坟,倘走下去会遇见心底的眼泪,所以他对那叫过他的声音不加理睬,固定地生活在远离着坟的小土屋里,对着西边荒漆破败的丛葬生活着。生命对于老翁来说,只是浑浑噩噩般地打发时光,过多的乐感意识和实用理情不断对他进行催眠,他不愿再去前走,他也缺乏那种审痛意识和罪感意识,耽弱在世俗的麻木乐不思蜀。

《过客》据说是鲁迅《野草》的压卷之作。“过客”的思想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鲁迅自己或他笔下的过客思想,不过只是一种“中间物”意识。这种意识把人可以藏匿的精神避难所撕开,剩下的只有中间物状态的我和黑沉沉的在地。在与虚无的苦斗中,过客最后还是“陷入徘徊,沉思,和吃惊”的绝望之中。绝望,是因为鲁迅不知道知道坟后面是什么。而过客在绝望之外,虽然有“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那种愿意“走过这一片坟地!”的意愿,但是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的精神而已,我没有办法从中获得存在意义上的“大欢喜”。

我想,“过客”的问题在鲁迅那里无解。

有意思的是,在圣经里我们在肉体世界的一生,也是被描述成一个“客旅”,我们是“过客”。

“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25:23)“因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诗39:22)“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原来,是神的安排,让我们做的“过客”。

圣经里的《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对“过客”的这个安排之神的旨意解释得很明白:“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并没有得著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希11:13-16)神通过象亚伯拉罕这些“信神”的人来说明,我们在肉体世界的一生中做“客旅”,做过客,都没有关系,因为神会为我们安排一个“在天上的”“更美的家乡”。

圣经里的《以弗所书》第二章说明“过客”的奥密是因为藉著基督而来:“因为我们两下藉著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以2:18-19)。

因此,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过客”角度来读圣经里的《传道书》,我想会更加明白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过客”,和怎么做一个“过客”这个问题。作者所罗门在他将走完人生路程时,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发现大多是虚空的。一般人相信只有好人才会兴旺,恶人定会受苦,但在他的经验中并不如此。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神以外,没有甚么可以令他快乐。所罗门写《传道书》这书的目的,是要说明世上的财物和成就最终皆是虚空,惟有认识神,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我们应该在言语、思想和行为上尊神为大。我们做为一个在肉体世界的一个“客旅”,一个过客,不要作无意义的追求。我们如果不在神里面,只想凭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就会永远得不到满足,所追求的反会令自己厌倦。因此尽管所罗门治理的以色列国当时处于全盛时期,但他想让百姓明白:成功和繁荣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诗103:14-16;赛40:6-8;雅4:14)。人类所有的成就,终有一天会归于乌有。我们应该将这道理存记于心,好叫我们有智慧地过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过客”。

我愿意做这样快乐的“过客”。

爱是少一点自己

好些天很忙,没有写博客日志,是因为每天都在准备教会的主日学《真理探索-进化与创造》课程。

从来没有教过主日学,同时虽然在受洗成为正式的基督徒之前看了很多有关进化与创造这个问题的书籍和讨论,但真正要我做主日学老师,给别人讲这个主题,心里非常诚惶诚恐,有多种原因:A)自己不是学生物或考古的,对进化论的了解很不专业;B)自己去年刚刚受洗,在主道上扎根很浅;C)唯怕自己在才学上的无知,讲得不好的地方,影响到教友们特别是未信或初信的慕道友对神的信心,我罪岂不大也。

向神祷告后,发现自己有罪。检讨自己上面的ABC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对的,也是把自己看得太重。首先是以为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就可以把进化和创造讲明白,另外过分注意了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忘记了人们对神的信心,自有神在那里做功,我自己不能看高自己。

所以,我最后确定给自己加大工作量,把有关进化与创造这个问题的书籍和讨论再读起来。当然,这样的做法是所有正常人都会有的反应。而在每天用功到半夜之外,我知道更重要的是每天向神祷告,让神来帮助我,因为我知道人的尽头,便是神的开始。

最后我写了26页的读书报告和讲义,也准备了51张POWERPOINT的内容,给负责《真理探索》课的雪萍姐妹和牧师寄去了。雪萍姐妹给我打电话,说没有想到我这么认真,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我给雪萍姐妹说,其实我要感谢神,让我通过准备这主日学课程的日子里,让我又一次地建立自己与神的关系,坚固自己对神的信心,经历神对我的爱,也更加明白爱的众多道理。

这众多道理中有一,就是爱是少一点自己。

爱是少一点自己,多一点歉卑。神说:“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认识神。” (哥林多前书1章21节)“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得前书五章5节)为了准备这主日学课程,我硬着头皮,在十天里,看了大约有二十八本有关进化和创造正反两方面的中文或英文书,五十篇有关的文章。其中包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文版全文,甚至为了验证达尔文的一说法,看了《物种起源》第一版和第六版的英文原文导言和最后一章。看了这些书和材料后,有一个感触,就是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对进化理论的许多争论和批判,大多是不专业的,也是很牵强附会的。人们自以为是,以为凭自己的智慧就可以简单地证明或否认进化的不存在,和神的存在。

太多的所谓信徒,包括象唐崇荣牧师这样以为除了他以外天下就没有人可以能讲主的道更好的人,以为凭自己的知识,一知半解,就可以用诸如象“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样的东西来否定证明进化论。他们没有想到“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著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希伯来书十一章1-3节);他们没有想到,神的存在和作为是不需要“热力学第二定律”来验证的,而如果证明进化的不存在就是象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样的东西来这么简单,那也太小看进化论的影响力了。更多的人是可能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书看都没有看过,就把进化和无神等同起来,没有想到达尔文在他的书中并没有否认造物主神的存在,他们把“进化的理论”以及“微进化”的科学事实,和作为“进化的信仰”等同起来,一起批判,实际上也是否认和限制神的作为和大能。圣经上说:“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创世纪一章20节),但什么时候神说过,这“滋生”就一定是说有就马上就有,不会可以有个慢慢地进化发展的过程?

而同样的,相信无神进化的人同样无知,自以为是,以为进化就是生命万物唯一的解释,以为因为万物中存在有一些等同相似的地方和物质,就是他们可以分出低等动物就是高等动物和人的祖先的依据。他们没有想到神造动物是从土而来“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创世纪一章24节),神也“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创世纪二章7节)。“地上的尘土”表明构成我们身体的化学物质成分没有甚么奇特,和地上生出的活物:牲畜、昆虫、野兽可能相似,因此当然我们的身体和猿会有相似的地方,万物之间会有相似的地方,就象科学家们发现人体的基因和小鼠身体的基因90%相似一样,没有什么奇怪的。我和你身体有相似的地方,相同的物质或基因,但不见得你是我祖先,或我是你祖先,谁又从谁进化而来。人的身体本来是个毫无生命的躯壳,直到神将生气吹进,这身体才成为活人。当神收回所赐的生命气息,我们的身体就要归回尘土,我们的生命和价值都是来自神的灵。无神论者的作为,正应了神的话:“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罗马书第一章20-23节)

爱就是少一点自己,多一点别人。爱是双向的,爱别人,别人才会爱自己,给别人爱,也就是给自己爱,而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就得从自己做起。当我把自己放下,依靠神,用爱心来认真用功花时间来学习事奉神,事奉教会的时候,神也赐爱给我,我原来看不懂的生物书也看得下了,原来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现在也懂了。其实如果没有爱心,我也可以完全有借口,不多花时间,把现成的似是而非的东西拿来做教材。“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已经有人自称有这学问,就偏离了真道。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提摩太前书六章20-21节)

感谢神,我知道,当我爱自己少一点的时候,你爱我其实更多。“主说:‘谁是那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仆人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章42 – 48节)。

生与死

昨晚在警察局参加一个关于社区安全的讨论会和听讲座,错过了C。W。的电话,今天给他打了过去。

C。W。是我留学时候的哥们之一,他刚刚从上海家中探亲五星期回来,在那里他的父亲因病刚去世,而母亲也中风正在住院,正在生与死的斗争境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的和经历过的和生与死有关的事情慢慢多起来了。

还记得内子的舅姥爷,美国春田大学体育系留学后回到新中国做北京体育大学的教授,是中国体育运动教学的开拓者之一,身体极棒,被评为中国十大健康老人之一。八旬老人,每天早上天未亮前即起,去爬北京香山。可是几年前有一天爬完香山峰顶,在下山的中间路途,被一位刚刚在学骑摩托车,还没有得到驾驶执照的年轻人当场撞倒不治。

有健康的好身体,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没有了健康,虽然可能未死,但在生活中也大有痛苦。

我也深深地同意诗人藏克家在他的《有的人》的诗歌中写下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而那因为自己生活痛苦、情感苦恼而轻生的想法或做为,其实并没有和不能解除自己的痛苦和苦恼。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回答我们死后往何处去的问题,我们何以知道,我们不会因自己不信上帝而不能进入天国,所以等待我们的还是地狱炼火磨难那新的痛苦,和因为我们轻生而留给我们在世上的亲人的心碎?

神带领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是自己成为一个基督徒的原因之一。

那大概是六年前的事情:在冬季的某一天,路上有雪,我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去上班。我的车轮突然破裂,汽车滑出路外,冲向着一深沟。幸好深沟路旁边有复盖着深雪的栏杆把车拦住,同时雪的阻力使车没有被撞破。所以车撞坏了,但我人却没有事。

在那几秒钟里,我相信是神让我在生平第一次清清楚楚地思想到了,自己可能马上会死。而在那几秒钟之前的人生道路上,生与死特别是死的问题对我自己来说,从来是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的遥远之事。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生与死和生命的意义与我的相关。在死亡的面前,我们在学位、知识、名誉、工作、钱财、家庭、爱情、身体等方面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全都是虚空。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非常细心和小心自己的生活的一切,包括开车或飞机旅行。那些曾有不良纪录:台湾中华、南韩的航空公司的飞机航班,一概不在我旅行乘坐的考虑之例。尽管如此,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平安。

几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基督徒。

成为基督徒后的我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不同。

记得今年春天,我乘飞机去华盛顿美国海军总部开会讨论军舰防腐技术问题。那天有大雷暴雨,而又正好是美国宣布恐怖橙色警报的日子。我没有改变行程。在飞机上,我睡了过去,突然有“勃”的一声巨响,把我从朦睡中惊醒。我头一个的想法,就是与六年前那汽车事故同样的:飞机有危险,死亡在即。回头一看,原来是飞机因为雷暴雨而在空气中颠簸剧烈,把正在送饮料的飞机乘务员和饮料餐车连人带车整个颠到空中,然后跌倒,乘务员趴在地板上起不了身。这时候,坐在飞机最前排第一个位子的我,打开身上的保险带,在剧烈颠簸中摇摇晃晃地走到驾驶舱门边,使劲敲门,然后告诉副机长机舱里发生的情况,再协助他把乘务员扶起来,清理机舱。到了华盛顿后,机长、副机长、乘务员们站在舷梯前,和我紧紧握手,大声谢谢我的帮助。在和他们握手的那一瞬间,我知道,死亡从此已经不复再能给我的心灵带来任何惧怕和捆绑。

曾经参加过一位我的同事丈夫的葬礼告别,他们都是基督徒。在葬礼里,没有哭声,而是一位女高音唱着一首首动听的圣诗。对相信耶稣的基督徒来说,死亡不过是肉体人生和罪恶的结束、灵魂到达天堂与神同乐的开始。唱圣诗以示对神的信和赞,对应着战胜了死亡对自己和亲人的控制后,人们心中的那种真正得解脱的喜乐和平安。

每一个人对待生与死之信仰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带来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Yuri A. Gagarin)驾驶载人人造卫星沃斯托克一号(Vostokl)用87分钟成功地绕地球的轨道运行一圈后,太空时代宣告开始。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挟太空优势之威,在联合国会议上的蛮横态度使美国大为震惊。

回来后的加加林,马上成为了苏联的国家英雄。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在太空中前后左右上下观看,都没有看见上帝。

后来,美国著名的布道家葛培里打了个小比方来反驳,说:西伯利亚有一只蚯蚓,从地里探出头来,前后左右上下观看,宣告说,它没有看见赫鲁晓夫。

备受宠爱的加加林后来走上了悲剧人生,他已经习惯了戴着英雄的光环生活,后来渐受冷落后意志消沉,1968年在一次战斗机飞行时失事遇难,死于非命。事后,事故调查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1968年3月27日飞机飞行准备工作完全是按照现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的。”调查委员会查明了飞机与地面相撞时的状态。当时,飞机在两层云带空域里飞行,看不见地平线。返航时,本应从70°航向向320°航向下降转弯,后来一定发生了某种突发事件,使飞机处于临界状态。飞机飞出低层云,航迹倾斜角达到70°到90°,飞机几乎是垂直俯冲下来,虽然加加林和另外一位飞行员密切配合,想尽最大努力使飞机退出俯冲状态,但当时飞行高度只有250-300米,时间只有2秒钟,他们没有成功,年仅34岁的加加林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而直到今天,没有谁能知道和解释,那“某种突发事件”是什么?

1968年12月下旬,美国阿波罗八号的三位太空人首次冲破地球的引力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又冲破月球的引力回到地球,为登月铺平了道路。圣诞节清晨他们在太空中轮流朗诵创世记一章1~10节。美国邮政局为了纪念这次飞行曾发行纪念邮票,邮票图案中央赫然印着“In the beginning God…”(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1969年7月20日10时56分,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阿姆斯壮(Neil A. Armstrong)的左脚踏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他和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Edwin E.Aldrin)在月球表面漫步两个多小时,艾德林在月球上通过卫星转播站向人类发出呼吁:“无论你在何处,请暂时停下来,向上帝表示感谢吧! ”他们朗诵了圣经诗篇第八篇的诗句:

“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然后将诗篇第八篇留在月球上。

我有幸,曾经亲自见过和听过Armstrong本人讲这段几十年前的故事。望着神采奕奕的他,我看到了谦卑。而神赐给了这么谦卑的这位老人,以年仅34岁就死于非命的加加林所不能享有的福气。大家久久不停的掌声告诉我,阿姆斯壮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诗篇一百四十四篇三、四节也写到:”耶和华啊,人算什么,祢竟认识他?世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人好象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所以顾念、眷顾我们,让耶稣基督的血洗尽我们的罪,使信靠他的,能够战胜死亡,得到解脱永生。也给我们今天在世上的生,带来心底里真正的喜乐和平安。

谨写此文,为了我的哥们C。W。愿神安慰你失去父亲的心。为阿姨的身体祷告,愿神保守她,医治她。

也写给所有我所爱的人,我为你们的一切,包括自己和你们亲人的身心的健康而祷告,愿神给予顾念、眷顾、保守和医治。因着神的爱,我们无畏于死,也可以更喜乐地对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