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鼓动兰缸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是王国维于1905年写的一首词,被整理收录在他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为近代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
“高城鼓动”,指凌晨时分,城头鼓楼高处响起了宵禁解除的晨鼓。王国维这里是以古说今来写旧体诗词。古时候中国没有钟表计时,人们每天的作息时间,除了采用古老的日晷、铜壶滴漏等,还借助听钟鼓敲击的声音来判断时间。 而自汉代起,就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兰缸 ”亦作“兰釭”,指燃兰膏的灯,亦用以指精致的灯具。唐 施肩吾 《夜宴词》:“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沉香烟。”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 灺 xiè”指灯烛即将熄灭: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花落回头往是非,更残灯灺泪沾衣。” “孤鸿“,指孤单的鸿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縹緲孤鸿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看天外孤鸿 北海 回,要写封音书去。” 明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关山多少征人泪,不及孤鸿天外归。” “零星”:零碎,少量。 “连江”:满江。“点点萍”:江面的浮萍。
白话译文: “城头晨鼓响起,油灯即将熄灭。无论是睡着了的,还是喝醉了的,也似乎都要醒来,天空中伴随着那几声孤雁的哀鸣。人的一生就如随风飘散的柳絮,不管是零碎的欢乐,还是零碎的痛苦,都像那点点浮萍,和江水悠悠荡荡汇成一片。”
也看了别人翻译的这首王国维《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的几篇英文译文,我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小子不才,试译如下:
Tune: “Song of Picking Mulberry”
By WANG Guo-wei (1877—1927)
The lampwick is burning out as the high drum tower sounds.
Asleep, yet awaking,
Drunk, yet sobering,
I heard the wail of a lonely wild goose piercing the sky.
Life is nothing but fluttering catkins in the wind,
Small bits of joys,
Small bits of griefs,
Just like the duckweeds floating and spreading over the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