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StAndrewCath若有人问新加坡最著名的教堂是哪里,那回答肯定是圣安德烈座堂(St.Andrew’s Cathedral)了。圣安德烈座堂位于新加坡中区的中央商务区内,靠近新加坡政府大厦。教堂在1823年由新加坡第一任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选址,1834年作为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间教堂举行奠基礼,1837年落成并开始使用。由于曾经两次遭雷击,教堂于1852-1856年间关闭,后在原址重建,1860年落成,并于1870年正式成为圣安德烈座堂。教堂被称之为“座堂”的原因在于“座堂”(cathdral)由拉丁语名词cathedra(座位)衍生出来,亦代表着主教座位的存在。而圣安德烈座堂就是在1909年迎来了她的第一位主教,在坐堂内设有专门的主教座。而教堂之所以被命名为“圣安德烈”,是因为当时建造教堂的款项大多数是由在新加坡的苏格兰人所捐助,而起初教堂的设计者也为当时爱尔兰著名建筑师兼绘测师哥里门 (G. D. Coleman)。在苏格兰的古老传统中,圣安德烈(Saint Andrew)是苏格兰人的守护神(Patron Saint)。圣安德烈座堂是圣公会新加坡教区的第一间教堂,也是新加坡最大的主教座堂,现在每周光参加华语崇拜的人数就有1500之多。

所有新加坡的旅游介绍都会讲到,历经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仍旧光彩照人、洁白亮丽的外墙是圣安德烈座堂最傲人的特点之一。在大都市中央商务区一片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教堂围栏内绿茵如毯、绿树成荫,而这洁白的歌特式建筑之高高的尖顶直插蓝天,绿与蓝的衬托下更显得那一抹白色的圣洁高雅,难怪这里成为许多新人们在新加坡举行婚礼的首选地点。据说参与教堂兴建工程的人员中包括了一些拥有特殊建筑技能的印度籍囚犯,他们大量运用殖民时代广为印度人采用的建筑技术:将贝壳磨成灰后加上蛋白和糖调和成糊状,再掺入水和浸泡柔软的椰子壳,便制成一种实用又美观的石膏,将其涂在建筑的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痕,而且洁白而富有光泽。

记得我第一次到访新加坡的日子还是十九年前,当时新加坡还没有像滨海艺术中心、滨海湾金沙等标志性建筑,在从滨海湾附近的酒店路过中央市区到繁华的乌节路商业路上,这座世界花园城市之国度除了路傍到处绽放的美丽之胡姬花,使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圣安德烈座堂外墙的那一抹洁白。

在十九年过后的今天,不觉我已经到新加坡工作大约两年半了。重新路过圣安德烈座堂,那白墙、绿茵和蓝天依然还是赏心悦目,但让我更注目的却是那临大街的围栏上挂着的一块巨大横幅,上书圣经《马可福音》6:31中的耶稣对门徒说的一句话:“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我在多年来先后拒绝了两次在第三次才接受了公司外派请求,从北美集团总部到新加坡亚太区总部工作的举动,是在无数次祷告、多方查证、确定其为符合上帝之心意之后才做出的。也记得在离行前,北美教会的牧者与教友们还在为我和内子祷告中祈求“上帝在新加坡大大地使用他们”。两年半过去了,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不景的状况下,我们公司却在2012年营业额创下了80年内的历史记录,2013年还将再创记录。而亚太区更是遥遥拔筹领先,满负荷运营的2013年将翻番2012年,是公司全球业务量和利润额增长的龙头,贡献中有做为工作团队一员的我的一份子。可是,令我非常惊讶的一事是,在这两年半期间,上帝却没有安排我和内子在新加坡的教会里做任何的事工,我们全家就是简简单单地每周日到教会听道崇拜,不时也参加小组查经聚会活动。我们去的教会不是属于圣公会的圣安德烈座堂,但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大教会,每周日的不同时段的崇拜都有来自全球51个不同国家大约总数为三至四千人的会友参加。我常常在祷告中问一个问题:上帝把原本在北美教会中事奉繁多的我和内子安排到新加坡来,却歇了我们在教会的事工,那么除了要我们在世俗工作和生活中做盐发光之外,在属灵生活里,上帝在我身上的心意究竟是什么呢?

“你们来。。。歇一歇”是上帝的吩咐,彰显了上帝的主权,更代表了上帝怜悯的恩典。 “恩典”二字实际上道尽了基督教信仰的最核心性质,以及其与其他宗教信仰的根本区别。无论是被拯救还是被拣选,无论是去事奉还是来歇息,都出自于和在乎于上帝的恩典。恩典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去工作与追求,但给予恩典的主权在于有造物主与掌管者之身份的上帝。基督教之外,其他的宗教信仰都太多地强调和夸大了凭靠人的力量去领悟、去追求和去拯救,但忽视或忘记了人并不拥有主权的事实。

“旷野”在圣经以色列人的历史中和对基督徒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曾做为埃及王子的摩西在埃及王宫长到四十岁,学了一切的智慧学问,满以为自己可以拯救作奴隶的以色列人,就凭血气行事,出拳打死了一个埃及人。结果摩西为躲避法老的追杀,逃到了米甸的旷野,在那里一呆就是四十年。在那四十年旷野生涯中,摩西不再有王宫的荣华和王子的地位,而是终日以牧羊为生。上帝使用这四十年,将摩西的鲁勇炼掉了,使摩西不再敢靠自己的力量、聪明行事。这旷野生涯,塑造了摩西忍耐谦卑的品格,使其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民数记12:3)。这四十旷野的熬炼,使摩西认识到:离开神,他(摩西)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神才能使用摩西。摩西紧紧倚靠上帝,就带领两百万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脱离了法老的铁手,最后到达上帝应许之地的边缘,就是在约旦河东安营。旧约《列王记上》17:1-6里记载了先知以利亚被上帝拣选呼召后,上帝将他隐藏在旷野有三年半之久,使以利亚清楚地看见上帝的作为:在这三年半的旷野生活中,上帝先让以利亚每天只能从乌鸦口中得食物,使他在乌鸦这种以色列人认为的不洁之物面前学习谦卑;后来再让一撒勒法的寡妇来供养以利亚,使他认识到上帝的大能和信实。上帝说:“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 寡妇就照以利亚的话去行。她和家人并以利亚,吃了许多日子。 坛内的面果不减少,瓶里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华藉以利亚所说的话。这三年半旷野的经历,使以利亚成为有大有能力、信心、灵力的仆人,以至后来他敢于对抗亚哈王所支持的八百五十个假先知,并亲手杀掉四百五十个拜巴力的假先知。

两年半在新加坡的教会生活中,也让我看到了上帝对我和内子怜悯教导的恩典。我们去的教会,无论是牧者还是教友都是人才济济:牧师与传道众多,许多都是从美国过来的已从会了几十年的博士,甚至还有圣乐专业出身的专门负责音乐事工的一个牧师。周日教会的司琴、领诗也不再是原来我们在北美教会里的一个钢琴司琴再加一个小小的“赞美小组”或者“诗班”的格局,而是各种大乐队,从交响乐队到手铃乐队都有,有时领诗的还是一听就知道有专业的歌唱功底、出过唱片的人。教友中则多数为来自世界各地一些跨国公司和银行外派到新加坡工作的高官精英们和家人。而我们参加的中国人组成的一个聚会小组中,也有不少信主已二三十年、对圣经和基督信仰都非常熟悉、拥有高学历的教友,他们在小组查经活动中有许多很好的带领和生命分享。感谢上帝的怜悯,祂看到了我和内子过去在北美教会里许多的辛劳,让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很好的休息,可以像圣经里的玛利亚一样,不再是忙于事奉工作而可以安静地来到耶稣脚前,单单地聆听上帝的话语。更感谢上帝的教导,提醒我们从其他教友那里看到自己能力有限和灵性上的不足,提醒我们看到自己过去无论是在世俗上还是在教会里工作的结果都不应归功自己而实为上帝的恩典,去学习更加的谦卑。

“旷野”对现代人和非以色列族的外邦人来说,不一定非是当年摩西领着以色列人逃亡漂泊只能靠玛那为生的荒芜之地,它更指的是在人群的熙来攘往和生活的忙碌紧张之中,我们每一个个体可以单单地(圣经中文和合本翻译成“暗暗地”)享受“上帝与自己同在”和个人与上帝之间交通的地方。耶稣吩咐门徒说:“你们来。”门徒来到耶稣面前,将一切事都告诉了祂,祂就鼓励他们,教导他们。同样的,今日如果我们肯到耶稣面前陈述我们的需要,我们必不至于失望。就必更有上帝添加给我们身上的力量,而变得更有用处。我们牧师在过去的一年讲道中,一直鼓励会众去背诵圣经《约书亚记》1:8记载的上帝给约书亚的话:“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这让我感触很多。人们常常问如何行在上帝的旨意之中,如何得到上帝的祝福。在认识上帝旨意的事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种亲身的经验。有人讲修行积善,有人讲奉献舍己,还有许多人以为顺利亨通是由于有权有势、出人头地、生活富裕,但是上帝对旧约中的约书亚和我们现代基督徒的教导,却大不相同。我们必须在上帝面前安静,敬畏神和他的权柄与威严,个别地听上帝对我们的心灵说话。当我们离开世间的浮躁匆忙而安静地在祂面前等候时,心灵的静默会使上帝的声音格外清楚:上帝吩咐约书亚,要成功就必须,(1)刚强壮胆,因为摆在约书亚前面的任务并不容易:他要接替摩西,作以色列人的领袖,率领二三百万人跨过约旦河,全面攻占一块陌生的土地,使从前没有自己土地而颠沛流离的以色列人,拥有自己的地界且能在那里定居享“安息”。(2)遵行神的律法。(3)恒久阅读查考思想这律法──上帝的话语。要想顺利,就要听从上帝讲的话。按世人的标准来说,我们可能不是成功的人,但在上帝眼中,听从上帝的人却是成功者,我们的道路可以亨通、凡事可以顺利。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圣经《诗篇》46:10)

圣安德烈座堂,静静地矗立在离新加坡滨海湾不远的一块闹区里,在热带阳光、绿地、蓝天白云的衬托背景下,上帝通过那洁白的外墙尖塔使每一个擦身而过的过客为之停留,更用那悬挂的横幅无声地对这浮华和焦躁的人间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2 responses to “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1. 心灵静默的时刻方能感受到温馨与愉悦。
    老同学的谦卑一直令我心生敬意。
    祝老同学及家人蛇年健康、快乐、如意!

  2. “符合上帝之心意的决定”,这是如何知道的啊~~
    承蒙贵人引领有幸拜读了先生大量文章,受益良多,希望能继续读到先生美文!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