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新年之际,自己给自己布置完就的一份国文作业,是想象中从雪退绿露的北国加拿大多伦多村穿越回到480年前,在家乡刻有北宋周敦顾、文天祥诗句和南宋岳飞题字(“天子万年”)的罗田岩刻之下,步明代学者罗念庵《同黄洛村宿罗田岩》之韵,唱和五律一首:”人有知恩曲,溪风感此音。岁寒松染色,日暖雪欢吟。往事烟飘远,来年意且深。得离无所欲,喜乐足常心。”
嘉靖十九年(1540年), 明代学者罗念庵,由邑人黄宏纲(字正之,学者称之为洛村先生)和嘉靖进士副使江阴(属江苏省)薛甲陪同游罗田岩,互相题诗唱和。罗赋《同黄洛村宿罗田岩》五律一首:”古人不可见,空谷有遗音。一卧白云上,方知静者心。林风开霁色,岩月下峰阴。怅望千年后,庭前草自深”。黄赋《奉陪畏齐念庵宿罗田岩施夜话》五律一首:”岩径无人到,幽期集上宾。为劳采风至,因得聚星频。留赋惊山鬼,探元静谷神。何期霜月夜,偏向洞中春”。薛赋《念庵洛村招游罗田岩》五律一首:”兹行有佳趣,山水自知音。幽壑生虚籁,高峰下夕阴。烟萝人去远,苹藻意何深。剩有闲风月,年年足赏心。均刻于岩。后人步韵唱和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