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la的新加坡人

marinabay我被公司从加拿大多伦多集团总部调派到新加坡亚太地区总部工作已经十个月了。常常有人问我:你眼里的新加坡人为如何?什么最代表了新加坡人的精神与品质?你喜欢新加坡人吗?我的回答往往是“Can la!”

“Can la ”是最典型的一句新加坡之星式英语。我的新加坡人同事们在平常的通话间,基本上不说英文“yes”或者中文的“好”或“是”,挂在嘴里最多的就是“Can la”。未曾考证过“Can la ”的出处由来,但我分析,它可能是从华人常常说的“可以的啦” 而转化而来的一句中文文法式的英文。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其地方特色,就像加拿大人说英语时常常在句子后面加上“eh”、北京人讲华语普通话一定要有“儿”音一样。我和公司的其它外籍人,并不从贬义来看新加坡人的“Can la ”英语,相反地,我们也常常喜欢用它了。

有一次,一位新加坡朋友开车陪我吃饭,他泊车、锁门走出几米之后竟然又回去启动和调动车,原因是他看到车子原来没有被完全停在泊车位的白框之内。我问刚才就是车头稍微出框了几厘米而已,有什么太大关系吗,他回答到“Cannot la,会影响到旁边别人泊车的方便,说不定也会被罚款的。”是的,“Can la ”代表了新加坡人遵纪守法的态度:行事不是看该事的好(good)与坏(bad)、是(yes)与非(No)而是首先看其是可以行(can la)还是不可以行(cannot la)。遵纪守法、在公共场所讲次序、凡事尽自己的本份去认认真真地做好当下的事情,是我观察到新加坡人最普遍的特点。

“Can la ”的态度也体现了新加坡人积极向上、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品质。与其它国家相比,新加坡的出租车司机队伍里老年人的比例较高。我曾经坐出租车时与一位快70岁的司机聊天,说起了新加坡物价高、生活压力大的情况,没有想到老人非常乐观地给我说“生活不容易,但一切只要去努力都can la,都可以有办法!”他还一边开车,一边给我唱老歌。难怪在新加坡,称呼老年人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乐龄人士。”

在刚刚结束的新加坡的大选中,反对党赢得了历史以来最多的议会席位和选票。有人说,如果不是李显龙总理最后为执政的不足向人民的公开道歉,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可能会输得更多。但这次大选,我却认为新加坡人民、反对党、执政党都是赢家,也让我想起美国奥巴马总统在他当年选举中那“Yes, we can”的宣战主题。政治家可以向人民公开道歉,而不是持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态度,这在其它国家是极少见的。我认为新加坡人应该为此而自豪,而一贯以精英治国的执政党也应当为可以带领新加坡国家走向“从威权到开放,从跋扈到谦卑,从专横到咨询,从精英到民主”的道路而感到自豪。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去改正的“Can la ”的精神,正是发达富强了的新加坡人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谋求进一步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所需要的一种以谦卑做起点的精神。

在新加坡住了十个月了,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新加坡,更喜欢和尊重那些说Can la的新加坡人。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