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两章:(一)与“博士”有关的Philia

在古希腊文里,有三个字代表着爱:Eros,Philia和Agape。Eros在原文用希腊文写就的圣经新约里没有出现过,Philia大约出现了25次,Agape则出现了247次。Eros是希腊文化的爱神,也等同大家熟悉的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它代表的是一种唯美的爱,后来随着希腊文的发展,该字就逐渐代表浪漫之爱,包括但不仅限于情欲之爱。Philia主要代表的是友爱,它包含了手足、亲人、朋友、社会之间的爱,拥有三大特性:平等、亲密和美德。Agape的意思在《爱的两章:与“行动”有关的Agape》一文中将会详细道来。

周六的年度教会义工退修会,请的是李思敬博士,用圣经《彼得后书》1:1-15的经文,激励大家效法使徒彼得的典范,完成今年教会的新的年度主题《我灵努力前行,生命光辉烈烈》。

我过去一向对华人教会里一些牧者、布道人在宣教事工中喜欢使用“博士”头衔这一件事有很大的反感和不以为然,比如说每一次的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博士”的布道会广告和远志明弟兄永远也不忘记在布道会宣传简历中写上的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候选人”之头衔。

我 也特别注意到非常巧合的一件事,就是我做为一个基督徒还有我那些未信主的同学或者朋友们,过去在每一次如果是第一次听这些“博士”或者“博士候选人”的宣 道人讲道的话,都在他们的讲道中总会发现至少有一个的很大的“跌倒”,比如唐崇荣牧师关于进化论方面的幼稚无知,还有远志明弟兄在关于老子的“道”和圣经 里《约翰福音》的“道”之间的盲目拉扯。

我和我那些大部分未信主的同学或者朋友们,在世俗世界里都拥有一个博士学位,所以没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嫌疑。

“博士”这一字眼在中文圣经里一共出现六次,分别在《马太福音》2:1,2:7,2:12,2:16;《创世纪》41:8和《出埃及记》7:11中,英文圣经中使用的是“Wise Men(中 文翻译意为“智者”)”。“博士”并不是教会所有事奉岗位中的任何一种称号,教会里的事奉岗位中有牧师、传道人、长老、教师、执事等等,单单就没有“博士 ”。而基督耶稣自己和他所使用的所有使徒、门徒中也没有一个有所谓的“博士”学位或者被人称为“博士”的,不用说最没有文化的渔父彼得,就算是使徒中最有 学问的保罗,也非“博士”。

在 学位排列里,“博士”学位是最高的学位(也只有在中国国内的一些无知的教育官僚们的眼里,才会把所谓的“博士后”当作一个子虚乌有的学位)。但是,我相信 所有同我一样真正经历了博士学位过程学习了的人(那些从《围城》“克莱顿大学”或者靠官衔或者秘书做功课得来的不算),都会明白和同意,自己有了一个“博 士”学位之后,更会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和知识,别人出于尊重称呼一下自己就罢了,自己千万不敢以此去求夸炫耀。

我过去深深地相信,如果从事宣教事工的这些牧者、布道人真正理解了圣经旧约里耶和华要“用救恩当作谦卑人的妆饰”( 《诗篇》149:4)、“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 《诗篇》37:11)、以及圣经新约里主耶稣“登山宝训”八福中的第一个“虚心的人有福了”(《马太福音》5:3) 的教导,如果他们真正理解了“博士”学位无论是在世俗还是在属灵方面对一个人的意义,如果他们知道因为他们这样做甚至还会给有的新朋友在信主的道路上增加 一个“拦阻”的话,他们一定不会也不敢在神的殿里,在宣道布道中,在创造了万物、拥有无穷智慧的上帝面前再自称或者允许教会的宣传广告上特意称自己为“博 士”,所谓的“Wise Men”了!我认为,这些宣道布道人,被按立了为“牧师”的就叫“牧师 ”,按立了为“传道”的就叫“传道”,是平信徒的“弟兄”“姐妹”的就叫“弟兄”“姐妹”好了。“博士”一词,或者在中国国内从来不用的“博士候选人”一 词,在宣道布道的专门介绍中不用也罢。因为在耶和华上帝的眼里,每一人都是宝贵的和平等的,没有“博士”和非“博士”之分。

因 此,过去的我,常常在听过这些“博士”或者“博士候选人”的牧者、布道人第一次讲道之后,对继续参加听他们的新的讲道兴趣缺乏。“博士”之外,我也常常发 现,那些我以前没有接触过,而事先又被其他弟兄姐妹教会宣传得不得了的牧者、布道人、神学院教授的讲道或者教课,我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听了之后,也常常会有 不少的失望。

感 谢上帝,这些年来,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和思想方法上的方向偏僻:神是把这些牧者布道人用作为器皿,让他们的口做为流通的管道,所以我们应 该留心的是通过他们,上帝要给我们个人说的话语到底是什么?我的错误和偏僻在于我没有把自己著意的中心和重心放在基督上帝之上,而是太在意了这器皿管道上 的花纹或者品牌了。对这些牧者、布道人的不足之处,我应该为他们祷告,请神来帮助他们,有机会的话,也应该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提醒他们,而不是一味回避、 拒绝或者甚至指责、批评。

以一种谦卑平和的眼光来看,一些牧者、布道人在宣教事工中喜欢使用“博士”头衔这一件事,造成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身处在这多元文化的国度,真正能让人看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给每个人以及宣教事工中留下很多的痕迹,不要说中国人与外族裔之间,那怕就是在来自香港东南亚的华人 和来自大陆的华人之间,也有许多的不同。发生在我们教会的两个例子很有意思。第一个例子,大陆华人上课的“教室”,在台湾中文里叫“课室”,而在粤语中则 被叫成“班房”。而在大陆语言里,“班房”是“监狱牢房”的常见口头语。所以,当我们一开始听到我们教会从香港来的几个牧师在崇拜完了之后号召大家留下 来,到教会下面的“班房”里上主日学课的时 候,心里上是不舒服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教会每年主题的两面挂幅,以前总是按挂英文标语的办法,把上联挂在大堂面对会众方向的右边,下联挂在左边,而不是 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挂春联挂对联的方法,上联左,下联右(或者以看联的人为方向,上联在右手,下联在左手)。有一次,我把我的一位未信主的新朋友请到教会, 他看到大堂的主题挂幅之后,私下对我说:“你们这教会的人,真没文化!连对联都挂错,还传什么福音,谁信!真是幼稚可笑!”

我 也观察到,从香港、台湾、东南亚来的华人教友,相比从中国大陆来的教友,对牧师的态度要格外表里一致地尊敬,有时甚至到了“敬畏”的程度。而有中国大陆文 化背景的教友,常常心里并不是那么“顺服”,而面上看起来又要大讲“客气”,所以尽管有许多不同意见,也不愿意当面提出来,怕伤牧者的面子。我想,教会成 立了十多年了,为什么还一直设立有“班房”,每年还老挂错中文主题对联,而没有人向牧者提出来,原因也许在此。

去年我开始参加教会的国语事工,在事工会上耐心平和地向教会主任牧师和其他讲粤语的同工们解释了“班房”和“教室”的区别,以及挂中文对联传统正确做法。

很高兴,从此,我们教会不再有“班房”了。而今年教会源自圣经《士师记》的新的年度主题“我灵努力前行,生命光辉烈烈”,设计和挂幅也都对了,看了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从 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一些牧者、布道人在宣教事工中使用“博士”头衔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香港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人们重商重钱重物质,而轻视文化, 比如我一些不喜欢港剧港影的朋友就曾认为香港是“文化沙漠”。因此,一些牧者、布道人在宣教事工中,特别是布道会广告中,使用或者强调“博士”学位这个头 衔,也许是为了增加新朋友对讲员文化知识程度的重视,增加“更有权威性”说服力,希望在宣教事工中“加分”,其用意是好的。但是,对有中国大陆文化背景出 身的华人来说,因为历史的原因,往往对“权威”失去了兴趣或者“敬畏”;也因为现今的中国社会,包括台湾,再不是我当年高考上大学时只有1.5%的录取率、考上大学的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更不用说是“博士”了的情景了。人们更重视的不是牧者、布道人有没有“博士”学位,而是在他们的身上和讲道中,有没有看到主耶稣的荣光和真理的力量,以及能不能与他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

李思敬博士是香港中国神学院的教务长,加拿大多伦多城北华人基督教会的顾问教牧。查看城北华人基督教会的联络表可以看到,许多和他一样的牧师都把“博士”很重视地和“牧师Rev” 头衔一起放在了自己的名字之前。我相信,李博士和其他这些牧者,一定很清楚圣经中关于谦卑的教导,一定不是为了出于夸耀自己的目的,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的缘故而这么做的。

这次李思敬博士的讲道,对《彼得后书》1:1-15的 经文“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 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 于闲懒不结果子了”里的“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爱众人的心”八个方面,一一详细道来,让人深得其中真味,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他对“知识”的解释:这里的“知识”不是简简单单指我们对神和圣经的理解,而是如何去明白神的旨意,按照神的旨意行。他也讲道,这里的“爱弟兄的心”,原 文是希腊文的φιλαδελφια(Philadelphia),包含了这Philia的爱字。

虽然李思敬博士并没有讲,但我相信,彼得说的“爱弟兄的心”,一定正包含了Philia这 希腊字所拥有的三大特性:平等、亲密和美德,就是要我们不管彼此来自什么样的不同文化背景,不管在世俗世界上有什么样不同的学位、地位和财富,我们都要因 为上帝的缘故,以一种平等、尊重、谦卑、平和的态度,在生活中与手足、亲人、朋友、社会之间建立一份熟悉亲密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出神当初 创造人时当初的美意,和人应有的美德出来。我相信,这样的Philia爱,才是被神所喜悦的。我们对待像唐崇荣牧师和远志明弟兄那些牧者、布道人,虽然可能会不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但也应该用这样的Philia爱来对待。

主呀,李思敬牧师和他的父亲李非吾牧师一样,都是被神您大大使用的仆人。请您听我的祷告,大大地恩待他们,保守他们的身体和心怀意念。请您膏抹他们的口,给 他们力上加力,让他们在宣教工作中,能够因着福音的缘故,了解怎样用最好的最合适的方式,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传讲神的道,使神的话语和真理的大能,通过 他们而发光。谢谢您听我的祷告,奉主耶稣的名而求。阿门!

很遗憾,李思敬博士讲完道就匆匆走了,我未能有时间和他交谈,同他分享我对与“博士”有关的Philia的这份感想。但愿我上面为他做的祷告,能被天父听纳。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