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

朋友George说我,老一天到晚这么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不到几年,地球上所有的城市应该都会看遍了。朋友的话有点夸张,但自己去过见过的城市的确不少。

在所有的城市里,北京给自己心里留下的烙印最深。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孩提时候,未曾到过北京的我,北京在心里,满是初学写字和画画中的天安门城楼和一面面随风飘扬的红旗,还有对小学班上 一位随父母从北方到赣南来的同学那一口说自己出生长大在北京,因此带有北京口音的标准普通话的羡慕。后来知道,原来这儿时的小伙伴是在吹牛,他原来出生长 大的地方是河北唐山,而不是北京。

后来,北京在心里,是一边读看着《城南旧事》和《四世同堂》这样的小说和影视,一边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李叔同《骊歌》的旋律在心中荡起的,一股淡淡的哀伤和温情。

后来第一次到了北京,站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大街上,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那么渺小。眼眸里的北京,充满了威严和高贵。很多年前我和一位在北京工作并当了北 京女婿的朋友说起了这事。朋友说他刚刚大学分配到了北京,看着在单位门口的店铺里一位北京售货员姑娘长得很漂亮,从她那里买了一瓶北京酸奶,是自己第一次 喝。喝了头一口,马上吐了出来,说:“同志,你这奶怎么坏了?”被那漂亮的北京姑娘回敬了一个大白眼和一句“傻冒儿”,这位当年南京大学的才子毕业生说幸 好他后来的对象不是这北京姑娘。

后来,我被点中上了北京,一边在国家政府单位工作,一边在清华园里读着当时凤毛麟角般的博士。北京在心 里,是每晚和朋友在一起聊天议论当天《大参考》里的政事,每个人仿佛都把自个儿当政治局委员,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尽在眼中的感觉;是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在 颐和园里划船、在卢沟桥上数石狮子的自在;是当时只有坐在最高级的轿车里或者公共汽车中间那一块敞着风的接头处才不会晕车的我,耳里常常听到导师的专车司 机骂我今后要么是坐大奔驰的命要么就是坐马车的命的骂声;也是真正面对着恋爱婚姻,我的个人感情心程里的一篇篇故事。

后来我离开了北京到了海外,接着又时不时常回到北京。北京在心里,不仅仅因为自己成了北京的女婿以及有许多公事接触而变得更靠近,而且也因为许多事情而变得更陌生。

忘不了那十几年前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事件,它深深地影响了包括了我和我身边朋友在内的一代中国人:我们的信仰、追求、观察和去留。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它,今天的我,一定是人坐在北京哪个角落里写着这篇关于城市印象的日志。

这些年,北京发展变化真大,真正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外观上,今日的北京更像是城市,国外许多所谓的大城市,更像是乡下。而从对我个人的影响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我从国外回北京,总是箱子装得满满的,现在是我从北京到国外,总是箱子装得满满的。

可是,在北京申请举办奥运期间看见的街旁树草叶子涂洒上的绿漆,西单广场上的几棵塑料做成的维妙维肖的椰子树,还有不断消失的四合院子和胡同以及不断从地上 冒出的没有什么建筑特色的混凝土高楼森林,也让当年骑自行车溜遍了北京城每一个角落,人称“北京通”的我,常常再也找不着北。觉得做这些事情的人,和我赣 南老家农村里不怎么识字的老表相比,在智力上其实没有太多的优势,在心地上甚至更少了点老舍写的以前的北京人所有的纯朴。

昨两天在北京,有位出租车司机硬要我只用一个词组和一个问题,来讲我对今日北京的印象。我说“师傅您看,那什么什么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的那首老歌里的晴朗的两字,是不是可以改成阴灰”。我又问:“师傅您的孩子,晚上抬头看见过什么叫北斗星吗?” 司机笑了。

可我没有笑。我知道,无论在今天北京的夜晚我们看得见看不见北斗星,天上的北斗星依在。而北京城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我们人是在北京还是在国外,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影响着我们。

北京给我留下的烙印,这一辈子永远也去不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