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

神童

这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神童。

以“神童”写今天的日志,是因为看到了最近《南方周末:从神童出家看首批少年班神童命运》的一文。

文章里写了当年全国有名的神童榜样宁铂,现在出家为僧,不知身在何处,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神童里失败的例子。

也看到了当年在少年神童班里不受瞩目的秦禄昌,如今则在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和材料系担任教授,因其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称为“纳米博士”,成为文章里少年班神童里成功的例子。

两位“神童”,宁铂是我的江西赣州老乡,秦禄昌是我的学长,我都见过,我都认识。宁铂在上大学之前,我和他同时在赣州参加过学习竞赛。而在中国科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秦禄昌比我高一年级。他和我,前后两年,都是研究所里以18岁的年龄考进来的在本年级里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尽管当年的导师不同,从事的专业不同,但我为秦学长今天的成就而为他高兴,表示祝贺!

这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神童,神童只不过是被别人封出来的。

宁铂是13岁上的大学,秦禄昌和我是14岁上的大学,无非是比许多人早了点上大学而已。

可当年在中国南方,上学年龄早点的,没有什么稀奇呀。我的中学同学里面,当年15岁,16岁,17岁上大学的并不少,只不过现在的人一般都是18岁以上才上大学的。在当年我和宁铂在赣州参加过的学习竞赛中,宁铂也没有进前三名,宁铂只是当时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个,但并不是最好的。而宁铂的成绩较好,在我们眼里是应该的,因为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平时可以教他。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们的父母都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大家都只有靠自己呀。所以当报告宁铂进科大成为少年班神童榜样的时候,在我们赣州老家,宁铂的事,并没有当年报告数学家陈景润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的事情影响大,没有把他当神童看。

在我看来,宁铂的失败是因为被别人封出来的“神童”称号所累,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反而成了自己人生的包袱。

人生漫长,上大学的四年只是人生道路上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上学的早晚,年龄的大小,其实不算什么,也不会对将来个人的成就大小,留下必然的关系。

回首往昔,今天的我,虽然不能和秦学长比成就,但没有到让他人惋惜的地步。而当年比秦学长和我上大学时候年龄更大的人,他们现在做出的成就,很多比我们更好。

上帝当初造人的时候,他并没有说,我要造一个神童。

这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神童。

上帝当初造人的时候,“神看一切都是好的”。

是的,我们每个人在慈爱的上帝眼里,都是美好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做人,去回应这份美好。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