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神怜悯

没有想到周五是这个样子的。下午刚刚代表“中国移民紧急援助基金”接受CBC电台的记者电话采访,并准备为一名来自中国湖南长沙的24岁留学生在餐馆打工时候颈部动脉破裂导致大量出血而死亡的事情而行动,就接到内子的电话,说教会的彼得弟兄昨晚在家里为了免得他心爱的女儿减少对地毯灰尘的过敏自己换硬木地板的时候不小心让电锯把右手俩手指锯掉了。晚上匆匆忙忙买了一盆花,和SAM夫妇一起到彼得家看望,为他们祷告。我告诉彼得:母亲节到了,现在的他一定没有办法给俩孩子的妈妈买花,而这时的他的妻子SHARON是全家最辛苦的,要自己坚强起来,既照顾彼得又照顾俩孩子,所以我替他买花送给SHARON。愿神听我们的祷告,愿神怜悯,与彼得和这个家同在。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多地听到和看到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不幸的消息,相比之下,感谢上帝,给了自己多么大的恩惠,多么丰富的幸运。不要说别的,就是每天能平平安安地健康地活着,就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让我知道要感恩。

我想,一个人对痛苦的感觉,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外在的痛苦例如身心、疾病、饥荒、灾祸、战乱、乃至死亡。十指连心,彼得弟兄当时被电锯锯到手的时候,身体痛苦的程度可以想象。可是更痛苦的,可能还是他心中在那一刹那间的念头:我怎么办,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还有当时在旁边眼睁睁看着爸爸的手指被锯掉,鲜血喷流出来的儿子心里的痛苦。知道彼得的情况后,他的妻子SHARON一直没有睡觉,难过地一直在哭。不在场的我,即使现在想到此,都为之心酸不已。痛苦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幸福也然。

可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人生处境,总是要往前走。而如何往前走,更多的不是因为自己的处境条件而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列子》的《天瑞篇》中说,孔子游泰山,看见荣启期在泰山附近的郧地的野外行走,身穿一件鹿皮袄,腰系一根绳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荣启期回答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达观开朗的荣启期,当时生活的情况,其实比一般的人还要清苦。可是他从心底里发出的那种乐观的态度,连孔子都为之佩服。

因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态度,我们就有知足常乐,更有了平安是福的体念。这种平安,不只是指我们外在的身体或者生活上没有了灾难痛苦,而更指的是我们内在的心灵和宁静。

比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平安是福更有积极意义的和可以带给人更大的鼓舞和安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认知。这种认知,超越物质与肉体的世界和外在身体的痛苦,基于对永恆的生命的理解。在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耶稣在山中圣训时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心裡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蘼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请神听我的祷告,愿神怜悯,与哀恸中的湖南长沙留学生的家人和彼得家人同在,给予安慰和医治。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