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以后是晴朗

今天早上好一场大雾。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重的雾,从家里出来,好像五米以外就看不见其他了。

在高速公路上雾越积越重,前面的车流也慢慢减速下来了。这时我车上放的CD播放着陈慧琳的《放不开手》,正好见到右边有个出口。心里一动,何不放手,离开高速公路走旁边的田野之间的一般公路,这样也许车会少些,也更安全?

奇怪的是,当我打右离开高速公路,开始行驶在田间公路上的那一瞬间,我的眼前突然明朗了起来。当空一轮红日,映照着野地美丽的花,两边田野送来清新的空气,让人格外舒服,感觉到自然的美。偏左遥看高速公路上,却依然遮盖在厚重的雾中。

放手以后是晴朗。

昨天参加一个管理学的讲座会议,讨论最多的是作为一位管理人员,应该如何掌握把工作传放给手下去做的方法?我们常常放不下心,让别人去做一些工作,因为总以为还不如自己去做,结果自己越来越忙。

其实,除了管理以外,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放不开手的事、物、情要多少有多少。总以为把握在自己手中更安全,更放心。甚至当有些事、物、情,连自己也都知道,明明白白地已经不在我们的把握之中的时候,我们依然是那样地放不开手。

想起了那有名的《一休与五休》的禅的故事:有人问日本很有名的一休禅师:“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一休禅师回答说:“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信徒听了就说:“原来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一休禅师又说:“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信徒怀疑地问道:“二休怎么好呢?”一休禅师说:“其实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的也要休,涅般的也要休,二者一齐休。”信徒听了以后,也能体会出这个道理,就跟着说道:“不错!不错!二休才好!”一休禅师又说:“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信徒更加惊奇了:“三休怎么好呢?”一休禅师说:“你看你的老婆天天跟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为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才是快乐之道!”信徒听了以后拍掌称快:“不错!不错!三休真好。”一休禅师又再进一步说:“四休才最好——酒也休、色也休、财也休、气也休,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不是最好吗?”信徒一听,觉得师父说得确有道理,认为四休最好。一休禅师又接着说:“四休还不够,要五休才好。人生最苦的就是我们的肚子要吃菜要喝水,要这样要那样,所以为了五脏庙,我们每天都要受种种的辛苦。假如把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一休禅师和信徒在讨论他的名字时从一休直到五休,真是一点不错,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一休的禅意告诉我们要把事情放下,一休万事休。但是这种佛教的“一休万事休”的禅容易让人走向消极的一面,所以有那么多的人信佛之后把什么都抛弃了,最后遁入空门。

基督徒的放手是相信神给我们的一切安排都是有神的美意,都是好的,让我们把自己交给神的慈绳爱索,让神去引导。“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约十四13);“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 在我看来,是以更积极的态度来看世界,以爱的眼光享受世界。

放手以后是晴朗。感谢神,给这雾,给这红日,给这美好的晴朗的一天。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