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昨晚在警察局参加一个关于社区安全的讨论会和听讲座,错过了C。W。的电话,今天给他打了过去。

C。W。是我留学时候的哥们之一,他刚刚从上海家中探亲五星期回来,在那里他的父亲因病刚去世,而母亲也中风正在住院,正在生与死的斗争境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的和经历过的和生与死有关的事情慢慢多起来了。

还记得内子的舅姥爷,美国春田大学体育系留学后回到新中国做北京体育大学的教授,是中国体育运动教学的开拓者之一,身体极棒,被评为中国十大健康老人之一。八旬老人,每天早上天未亮前即起,去爬北京香山。可是几年前有一天爬完香山峰顶,在下山的中间路途,被一位刚刚在学骑摩托车,还没有得到驾驶执照的年轻人当场撞倒不治。

有健康的好身体,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没有了健康,虽然可能未死,但在生活中也大有痛苦。

我也深深地同意诗人藏克家在他的《有的人》的诗歌中写下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而那因为自己生活痛苦、情感苦恼而轻生的想法或做为,其实并没有和不能解除自己的痛苦和苦恼。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回答我们死后往何处去的问题,我们何以知道,我们不会因自己不信上帝而不能进入天国,所以等待我们的还是地狱炼火磨难那新的痛苦,和因为我们轻生而留给我们在世上的亲人的心碎?

神带领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是自己成为一个基督徒的原因之一。

那大概是六年前的事情:在冬季的某一天,路上有雪,我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去上班。我的车轮突然破裂,汽车滑出路外,冲向着一深沟。幸好深沟路旁边有复盖着深雪的栏杆把车拦住,同时雪的阻力使车没有被撞破。所以车撞坏了,但我人却没有事。

在那几秒钟里,我相信是神让我在生平第一次清清楚楚地思想到了,自己可能马上会死。而在那几秒钟之前的人生道路上,生与死特别是死的问题对我自己来说,从来是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的遥远之事。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生与死和生命的意义与我的相关。在死亡的面前,我们在学位、知识、名誉、工作、钱财、家庭、爱情、身体等方面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全都是虚空。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非常细心和小心自己的生活的一切,包括开车或飞机旅行。那些曾有不良纪录:台湾中华、南韩的航空公司的飞机航班,一概不在我旅行乘坐的考虑之例。尽管如此,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平安。

几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基督徒。

成为基督徒后的我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不同。

记得今年春天,我乘飞机去华盛顿美国海军总部开会讨论军舰防腐技术问题。那天有大雷暴雨,而又正好是美国宣布恐怖橙色警报的日子。我没有改变行程。在飞机上,我睡了过去,突然有“勃”的一声巨响,把我从朦睡中惊醒。我头一个的想法,就是与六年前那汽车事故同样的:飞机有危险,死亡在即。回头一看,原来是飞机因为雷暴雨而在空气中颠簸剧烈,把正在送饮料的飞机乘务员和饮料餐车连人带车整个颠到空中,然后跌倒,乘务员趴在地板上起不了身。这时候,坐在飞机最前排第一个位子的我,打开身上的保险带,在剧烈颠簸中摇摇晃晃地走到驾驶舱门边,使劲敲门,然后告诉副机长机舱里发生的情况,再协助他把乘务员扶起来,清理机舱。到了华盛顿后,机长、副机长、乘务员们站在舷梯前,和我紧紧握手,大声谢谢我的帮助。在和他们握手的那一瞬间,我知道,死亡从此已经不复再能给我的心灵带来任何惧怕和捆绑。

曾经参加过一位我的同事丈夫的葬礼告别,他们都是基督徒。在葬礼里,没有哭声,而是一位女高音唱着一首首动听的圣诗。对相信耶稣的基督徒来说,死亡不过是肉体人生和罪恶的结束、灵魂到达天堂与神同乐的开始。唱圣诗以示对神的信和赞,对应着战胜了死亡对自己和亲人的控制后,人们心中的那种真正得解脱的喜乐和平安。

每一个人对待生与死之信仰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带来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Yuri A. Gagarin)驾驶载人人造卫星沃斯托克一号(Vostokl)用87分钟成功地绕地球的轨道运行一圈后,太空时代宣告开始。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挟太空优势之威,在联合国会议上的蛮横态度使美国大为震惊。

回来后的加加林,马上成为了苏联的国家英雄。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在太空中前后左右上下观看,都没有看见上帝。

后来,美国著名的布道家葛培里打了个小比方来反驳,说:西伯利亚有一只蚯蚓,从地里探出头来,前后左右上下观看,宣告说,它没有看见赫鲁晓夫。

备受宠爱的加加林后来走上了悲剧人生,他已经习惯了戴着英雄的光环生活,后来渐受冷落后意志消沉,1968年在一次战斗机飞行时失事遇难,死于非命。事后,事故调查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1968年3月27日飞机飞行准备工作完全是按照现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的。”调查委员会查明了飞机与地面相撞时的状态。当时,飞机在两层云带空域里飞行,看不见地平线。返航时,本应从70°航向向320°航向下降转弯,后来一定发生了某种突发事件,使飞机处于临界状态。飞机飞出低层云,航迹倾斜角达到70°到90°,飞机几乎是垂直俯冲下来,虽然加加林和另外一位飞行员密切配合,想尽最大努力使飞机退出俯冲状态,但当时飞行高度只有250-300米,时间只有2秒钟,他们没有成功,年仅34岁的加加林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而直到今天,没有谁能知道和解释,那“某种突发事件”是什么?

1968年12月下旬,美国阿波罗八号的三位太空人首次冲破地球的引力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又冲破月球的引力回到地球,为登月铺平了道路。圣诞节清晨他们在太空中轮流朗诵创世记一章1~10节。美国邮政局为了纪念这次飞行曾发行纪念邮票,邮票图案中央赫然印着“In the beginning God…”(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1969年7月20日10时56分,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阿姆斯壮(Neil A. Armstrong)的左脚踏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他和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Edwin E.Aldrin)在月球表面漫步两个多小时,艾德林在月球上通过卫星转播站向人类发出呼吁:“无论你在何处,请暂时停下来,向上帝表示感谢吧! ”他们朗诵了圣经诗篇第八篇的诗句:

“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然后将诗篇第八篇留在月球上。

我有幸,曾经亲自见过和听过Armstrong本人讲这段几十年前的故事。望着神采奕奕的他,我看到了谦卑。而神赐给了这么谦卑的这位老人,以年仅34岁就死于非命的加加林所不能享有的福气。大家久久不停的掌声告诉我,阿姆斯壮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诗篇一百四十四篇三、四节也写到:”耶和华啊,人算什么,祢竟认识他?世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人好象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所以顾念、眷顾我们,让耶稣基督的血洗尽我们的罪,使信靠他的,能够战胜死亡,得到解脱永生。也给我们今天在世上的生,带来心底里真正的喜乐和平安。

谨写此文,为了我的哥们C。W。愿神安慰你失去父亲的心。为阿姨的身体祷告,愿神保守她,医治她。

也写给所有我所爱的人,我为你们的一切,包括自己和你们亲人的身心的健康而祷告,愿神给予顾念、眷顾、保守和医治。因着神的爱,我们无畏于死,也可以更喜乐地对待生。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