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子的陶艺课的第二个作品是一把茶壶。同上陶艺课的台湾师大美术系毕业的Lilian问我,“上次是兰草,这次你会在茶壶上刻什么?”
正好这两天在家里打点后花园,看见了篱笆下的两丛茂盛的菊花,心里有了一动。前年深秋的一天,我把两盆凋谢了的菊花盆栽不舍得扔掉,种在了后花园的土里。没有太多的期望,但去年这菊花开得很旺,今年经过一冬天雪水的洗礼,它的叶子更加茁壮了。
回屋里,在茶壶上一边刻了一丛盛开的菊花,另一边刻下了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的诗常常很平白,但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写《遣悲怀》,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句;写《离思》,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句,元稹此诗写菊,也写得到了点子上。不是诗人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风寒,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已再无鲜花开放。
元稹写菊爱菊,也不能绕过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好似爱菊的陶渊明家。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斜照下,金辉耀眼。是引用陶渊明的著名咏菊诗《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心态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花,借物留意或忘情于世事。同后花园我们种的牡丹、郁金香、玫瑰花相比,这两丛菊花其实花不艳,型不大。说实在话,牡丹、郁金香、玫瑰花比不起眼的菊花更好看。然而在园子里所有这些娇花艳草都凋谢的时候,两丛菊花仍生机勃勃,给我们带来喜悦,致至寒冬的到来。
三国时期,司马昭的重要谋士钟会赞菊有五种美德:“园花高悬,谁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其实我想,什么色呀,德呀,贞呀,这些都是后人想出来后硬加给菊花的想法,它们并不是菊草本的本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难道不就够了吗?做人如同做菊,我们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可能长得不美,钱财也不富,工作生活条件也有限,只能做人就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就认认真真地做事,但象菊一样,只要我们能不自暴自弃,能有一点点好处,能给世界留下一点点喜悦,不就够了吗?爱菊也如同爱人,我们爱一个人,不见得这人就一定色、德、贞、美都完全,也不见得旁边的别人就比我们所爱的人差。但只要我们爱所爱之人那些让我们喜爱的好处,所爱之人又能给我们留下我们所要的喜悦,不就够了吗?
茶壶上刻的一丛盛开的菊花在对我笑。